于物无所求,生死任天机
明霞照远天,怀袖挹清辉。
高低林莽间,野冢何垒垒。
少老或不齐,贵贱同一归。
或者木为薪,或者仆其碑。
乃有高明子,慷慨有遐思。
思欲乘白云,思欲茹青芝。
蓬莱徒妄传,神仙安可期。
何如卜林泉,饮啄随所宜。
长眺及山颠,高歌溯水湄。
于物无所求,生死任天机。
乘时爱景光,无为逝者悲。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晨漫步于郊外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首句“凌晨出东门,春风吹我衣”开篇即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春风拂面,不仅吹动了衣袂,也似乎吹进了诗人心中,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接着,“明霞照远天,怀袖挹清辉”两句,将视线拉远,描绘了天空中明霞映照的壮丽景象,同时,诗人仿佛将这份清辉收入怀中,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捕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高低林莽间,野冢何垒垒。少老或不齐,贵贱同一归。”这几句则转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通过描绘林间的景象以及散布在地面上的野冢,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轮回,不论年龄、地位如何,最终都将归于尘土。这种对生死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或者木为薪,或者仆其碑。乃有高明子,慷慨有遐思。”这里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消逝与记忆的留存,无论是作为燃料还是墓碑的基石,生命终将被遗忘。然而,诗人笔下的“高明子”,却能超越物质的存在,拥有深邃的思考与理想,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最后,“思欲乘白云,思欲茹青芝。蓬莱徒妄传,神仙安可期。”诗人渴望超越世俗,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但又意识到神仙之说是虚幻的,体现了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思考。
“何如卜林泉,饮啄随所宜。长眺及山颠,高歌溯水湄。”诗人转而寻求一种更为平实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处,随遇而安,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于物无所求,生死任天机。乘时爱景光,无为逝者悲。”在这段中,诗人强调了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认为对于生死与世事应持有豁达的态度,不应过分忧虑或悲伤,体现了对生命与宇宙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命、死亡、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