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诗无所师,意略与古同
出处:《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我诗无所师,意略与古同。
豪士见之笑,寒苦啼秋虫。
采菊忽见山,不辨南与东。
奇句忽天来,目断孤征鸿。
岂有学圣贤,而不忍饥穷。
豪士见之笑,寒苦啼秋虫。
采菊忽见山,不辨南与东。
奇句忽天来,目断孤征鸿。
岂有学圣贤,而不忍饥穷。
注释
我诗:我的诗歌。无所师:没有特定的老师。
意略:大致。
古同:古人相同。
豪士:豪放的人。
笑:嘲笑。
寒苦:寒酸困苦。
啼秋虫:像秋天的虫鸣。
采菊:采摘菊花。
忽见山:忽然看见山峦。
不辨:分辨不清。
南与东:南北方向。
奇句:奇妙的句子。
忽天来:仿佛从天而降。
目断:目光追随到。
孤征鸿:孤独的大雁。
岂有:怎会有。
学圣贤:学习圣贤之道。
而不:却。
忍饥穷:忍受饥饿贫穷。
翻译
我的诗歌没有特定的老师,意境大致和古人相同。豪放的人看到它会嘲笑,因为其中充满了寒苦,就像秋天的虫鸣。
在采摘菊花时,忽然看见了山峦,分辨不清南北方向。
奇妙的句子仿佛从天而降,目光随着孤独的大雁远去。
怎会有学习圣贤之道,却无法忍受饥饿贫穷的人呢?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开篇“我诗无所师,意略与古同”表明诗人的自信和其诗歌风格与古代相通。接着“豪士见之笑,寒苦啼秋虫”写出了诗人面对世俗豪杰的轻视,却不为所动,只感受到秋天的凉气和蚊虫的烦扰。
中间两句“采菊忽见山,不辨南与东”则是借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在采摘菊花时突然看到山峦,而分不清方向,这既描绘了一种迷茫的情境,也隐喻着诗人的心路。
“奇句忽天来,目断孤征鸿”一句中,“奇句”指的是出乎意料的佳作,“目断孤征鸍”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这些佳作时,那种视线被切断,只能目送远去孤独的雁群。
最后两句“岂有学圣贤, 而不忍饥穷”抒写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之道的追求,以及对待困顿生活态度的坚持。这里面透露出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意象与情感的展开,塑造了一位淡泊明志、自信从容的诗人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