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非今是公自道,门前五柳年年春
督邮迎送亦常事,浩然归兴凌秋旻。
孤怀每感孔明汉,一咏漫及荆轲秦。
北窗午梦入寥廓,南山秋色争嶙峋。
昨非今是公自道,门前五柳年年春。
柴桑彭泽才尺只,五老峰高隔彭蠡。
片帆朝挂暮及门,万古乾坤一江水。
昔闻奇幻谷城石,又闻清激严陵滩,是谁为易谁为难。
菊松三径地虽小,鸿鹄千里天何宽。
三南夫子今傅相,心期远在羲皇上。
君不见丁卯桥边山水深,江南春暮劳归心。
风云天上济时了,我亦访公携我琴。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渊明图为邃庵先生题》。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并融入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吾闻先生本是山中人”,点出陶渊明原本是山林中的隐士,后因某种原因不得不步入官场,体现了他与世俗的矛盾与挣扎。接着“督邮迎送亦常事”描述了他在官场的日常,而“浩然归兴凌秋旻”则表达了他内心对回归自然的渴望。
“孤怀每感孔明汉,一咏漫及荆轲秦”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和荆轲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陶渊明人格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共鸣。
“北窗午梦入寥廓,南山秋色争嶙峋”描绘了陶渊明在自然中的宁静生活,以及他对宇宙广阔空间的向往。“昨非今是公自道,门前五柳年年春”则赞扬了陶渊明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是非所动的精神。
“柴桑彭泽才尺只,五老峰高隔彭蠡”通过对比陶渊明的住所与自然景观,强调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片帆朝挂暮及门,万古乾坤一江水”则以江水的永恒比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昔闻奇幻谷城石,又闻清激严陵滩,是谁为易谁为难”这一联通过引用谷城石和严陵滩的传说,探讨了人生选择的复杂性与价值判断的标准。
“菊松三径地虽小,鸿鹄千里天何宽”表达了即使身处狭小的空间,也能拥有广阔的视野与胸怀。“三南夫子今傅相,心期远在羲皇上”则将陶渊明与古代圣贤相提并论,肯定了他的思想境界。
最后,“君不见丁卯桥边山水深,江南春暮劳归心。风云天上济时了,我亦访公携我琴”以丁卯桥边的山水和江南春暮的景象,寄托了对陶渊明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陶渊明相会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及其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