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敝墨色渝,读诵不能了
出处:《和许总卿 其三》
宋 · 王之望
我登峨嵋山,伟观天下少。
观公惊俗句,更觉眉山小。
短章锋斩绝,大篇气深杳。
纸敝墨色渝,读诵不能了。
观公惊俗句,更觉眉山小。
短章锋斩绝,大篇气深杳。
纸敝墨色渝,读诵不能了。
注释
我:诗人自己。峨嵋山:中国著名的山峰。
伟观:壮观的景色。
天下少:世间少见。
公:指代诗人或文人。
惊俗句:令人惊叹的通俗诗句。
更觉:更加感到。
眉山小:峨眉山显得渺小。
短章:短小的诗篇。
锋斩绝:笔法犀利。
大篇:长篇作品。
气深杳:意境深远。
纸敝:纸张破旧。
墨色渝:墨迹模糊。
读诵:阅读吟诵。
不能了:无法尽兴。
翻译
我登上峨眉山,世间壮丽景象罕见。观赏先生的惊人俗世诗句,更觉得峨眉山微不足道。
他的短诗锋芒毕露,长篇巨著气韵深沉。
纸张磨损,墨色也模糊不清,读起来意犹未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峨嵋山后的感慨与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我登峨嵋山,伟观天下少"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之后,对广阔天地的宏大景象有所领略,体会到世间美好之事并不多见。
接着,“观公惊俗句,更觉眉山小”则是对诗歌艺术的评价。这里的“公”指代古代诗人,如杜甫、李白等,他们的诗作能够令人震惊,使得后来的诗人如眉山(唐代诗人)相比之下,显得渺小。
"短章锋斩绝,大篇气深杳"这一句,更进一步探讨了诗歌的艺术特性。短小精悍的诗篇能像利刃一样直切要害,而长篇大作则如同深不可测的大海,展现出诗人胸怀广阔、气势磅礴。
最后,“纸敝墨色渝,读诵不能了”则是对诗歌传承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纸张变得脆弱,墨色的深浅也随之变化,使得后人在阅读和诵读这些古老诗篇时,难以完全领悟其意境与韵味。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传承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诗歌艺术深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