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疠未收迁客骨,雪霜空叩贱臣心
出处:《吴门秋怀八首》
明 · 邓云霄
吏隐吴门叹陆沉,尘途犹觉主恩深。
曾闻圣帝投双璧,可念中人罢百金。
瘴疠未收迁客骨,雪霜空叩贱臣心。
凭高怅望休回首,落叶鸣蝉半不禁。
曾闻圣帝投双璧,可念中人罢百金。
瘴疠未收迁客骨,雪霜空叩贱臣心。
凭高怅望休回首,落叶鸣蝉半不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的《吴门秋怀八首》中的第六首,以“吏隐吴门叹陆沉”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沉浮、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政治、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吏隐吴门叹陆沉,尘途犹觉主恩深”,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他身处官场(吴门),却选择了“吏隐”的生活方式,即在官场中保持清廉,不为名利所动。同时,他感叹于世事的变迁,尽管身在尘世,仍能感受到君主的恩泽深厚,体现了对权力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思考。
颔联“曾闻圣帝投双璧,可念中人罢百金”,通过引用古代帝王赏赐珍宝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权力与价值的探讨。这里,“圣帝投双璧”象征着君王对贤才的重视和奖赏,“中人罢百金”则暗示了普通人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这两句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高尚与世俗之间矛盾的感慨。
颈联“瘴疠未收迁客骨,雪霜空叩贱臣心”,描绘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士命运的关注。这里的“迁客”指的是被贬谪的人,他们饱受苦难,而“雪霜”则象征着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悲苦的深切同情。
尾联“凭高怅望休回首,落叶鸣蝉半不禁”,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世事时的无奈与感慨。站在高处远眺,心中充满惆怅,但又劝自己不必回头,因为过去的种种已无法改变。落叶与鸣蝉的景象,既是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暗示着时光流逝,人事变迁,让人不禁感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历史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