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云合峰头碧,点易霞留洞口朱
出处:《毛伯玉点易洞》
明 · 杨慎
净林萧寺北山隅,曾是精庐隐昔儒。
书带草生移钜野,篆文江绕接巴渝。
吟诗云合峰头碧,点易霞留洞口朱。
何日放舟偕丽泽,红泉石蹬足斟㪺。
书带草生移钜野,篆文江绕接巴渝。
吟诗云合峰头碧,点易霞留洞口朱。
何日放舟偕丽泽,红泉石蹬足斟㪺。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毛伯玉点易洞》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净林萧寺北山隅”,点出地点在寂静的山林中的寺庙旁,环境清幽。次句“曾是精庐隐昔儒”暗示这里曾是古代学者修身养性之地。
第三句“书带草生移钜野”,通过书带草的生长,展现出岁月流转,历史的痕迹,而“篆文江绕接巴渝”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环绕,连接着遥远的巴渝地区,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
“吟诗云合峰头碧,点易霞留洞口朱”两句,诗人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们吟咏诗歌,云雾缭绕,峰峦如翠,而洞口的晚霞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诗意。最后,“何日放舟偕丽泽,红泉石蹬足斟酌”表达了诗人对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泛舟游览,畅谈人生哲理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历史人文的韵味,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学术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