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本来面目不增减,皮肉骨髓非所论全文

本来面目不增减,皮肉骨髓非所论

出处:《腰石歌
明 · 成鹫
圣贤现作凡夫身,獦獠岂是寻常人。
本来面目不增减,皮肉骨髓非所论
有时量等须弥卢,有时摄入邻虚尘。
力绵体弱志不小,耸肩竖脊能负薪。
朝朝荷担入城去,道旁侧耳闻经句。
应无所住生其心,分明识得黄梅路。
槽厂无人独任春,碓嘴花开知落处。
夜半三更衣锦回,西天衣钵今南来。
米熟犹存坠腰石,相将携手出黄梅。
当时凿破混沌窍,麻绳紧系顽垒堆。
贼人赶趁猎人养,万苦千辛不肯放。
留在南华老方丈,要与儿孙为榜样。
儿孙得此多倚仗,安坐端居需供养。
前人已化空遗踪,后厨有米无人舂。
我来问讯一稽首,摩挲拂拭尘埃蒙。
絜之一肘侧五指,长短广狭依稀同。
外边方直刓圭角,中间内附如张弓。
我腰量与祖腰似,石重石轻何彼此。
试将故物横在腰,想到黄梅更舂米。
于今舂米岂无人,为法忘躯能有几。
精粗生熟不自知,妄想壁閒书半偈。
堂上人随堂下痴,野干唤作金毛狮。
冬瓜印子大如粟,面门印破矜希奇。
真龙活象匿山泽,蝇屯蚁附相师资。
二时粥饭虚信施,不辨精凿还糠秕。
石兮石兮,吾将与汝觅方便,还山有路无人见。
置身物外任点头,一笑相逢须自荐。
荐不荐,炼石补天天也穿,砥柱中流流不变。
何如侧作枕头眠,庑下佣舂非所羡。

鉴赏

这首《腰石歌》由明代诗人成鹫创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哲理与禅意。

诗中首先描述了圣贤与普通人的对比,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在本质超越了外在身份的限制。接着,通过“量等须弥卢”与“摄入邻虚尘”的比喻,展现了修行者在不同境遇下的精神状态,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力绵体弱志不小,耸肩竖脊能负薪”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即使身体疲惫,内心仍充满力量,能够承担生活的重担。他们每日“荷担入城去”,在繁忙的生活中也不忘诵读佛经,体现了修行者对佛法的虔诚与实践。

“应无所住生其心,分明识得黄梅路”点出了修行的关键在于“无住”,即不被外在事物所束缚,而是在心中保持清明,如同识得黄梅(禅宗五祖弘忍)的修行路径。这一段表达了对禅宗正统传承的重视与追求。

“槽厂无人独任春,碓嘴花开知落处”则以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修行过程中的孤独与自我觉醒,暗示了修行者在寂静中发现内在真理的过程。

“夜半三更衣锦回,西天衣钵今南来”描绘了修行者在夜晚静思,仿佛穿越时空,接收到来自远方的智慧启示,象征着心灵的觉醒与传承。

“米熟犹存坠腰石,相将携手出黄梅”表明修行者虽历经磨难,但最终能够克服困难,走出困境,获得解脱。这一段也暗含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修行过程中的坚持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修行者在世俗生活中的修行实践与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中充满了对禅宗精神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思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