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断岩著孙登,虚空发清啸全文

断岩著孙登,虚空发清啸

出处:《经太华
明 · 袁宏道
昔闻华山名,今见华山貌。
何时陟微茫,遍偿宿所好。
手搴青芙蓉,玉女隔花笑。
数尽仙掌文,唤醒希夷觉。
少时耽子墨,颇识徐熙妙。
幅绢对青山,临崖亲写照。
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
俗黛与凡霞,无事点幽奥。
断岩著孙登,虚空发清啸

鉴赏

这首诗《经太华(其二)》是明代诗人袁宏道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华山的向往与探访之感。诗中不仅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还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追求。

首句“昔闻华山名,今见华山貌”表达了诗人对华山久闻其名,今日得以亲眼目睹的激动心情。接着,“何时陟微茫,遍偿宿所好”则流露出诗人渴望攀登华山,实现心中夙愿的急切愿望。

“手搴青芙蓉,玉女隔花笑”一句,以“青芙蓉”象征华山的青翠与高耸,而“玉女隔花笑”则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动的人情味,仿佛华山间有仙女在花丛中轻笑,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数尽仙掌文,唤醒希夷觉”中,“仙掌文”指的是华山上的石刻或自然形成的奇特纹理,诗人通过观察这些自然景观,仿佛得到了某种超脱尘世的启示,唤醒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接下来,“少时耽子墨,颇识徐熙妙”两句,透露出诗人年轻时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宋代画家徐熙作品的深刻理解与欣赏。这表明了诗人不仅对自然美景有着独到的感悟,对艺术也有着深厚造诣。

“幅绢对青山,临崖亲写照”描述了诗人面对青山,亲自在绢上描绘山景的情景,强调了他追求真实、直接表达自然美的艺术态度。“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进一步阐述了诗人更注重表现事物内在的精神气质,而非表面的华丽与艳丽。

最后,“俗黛与凡霞,无事点幽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过于装饰、缺乏自然韵味的艺术形式的反感,强调了他对纯净、自然之美的崇尚。“断岩著孙登,虚空发清啸”则以古代隐士孙登的形象,象征诗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与艺术追求的展现,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诗意的世界,体现了袁宏道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