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将恩夺义,朝夕勤磨磋
出处:《赠王至道》
宋 · 刘才邵
乾坤萍宅水,日月蚁旋磨。
百年能几何,经眼飞隼过。
志士多苦心,共惜分阴趖。
功名上竹帛,千百中几个。
岂堪怀宴坐,偪仄就庸懦。
王郎荆楚秀,俊气倾四坐。
屹如饱霜鹰,远意不受挫。
公家老先生,才高胆力大。
生平持正论,终不惩寡和。
延留住江阁,屡见月镜破。
不将恩夺义,朝夕勤磨磋。
已见器识全,致远谁能奈。
正如舟楫具,风便即转柂。
要当度帆力,势紧须少挆。
行收利涉功,举酒辄先贺。
百年能几何,经眼飞隼过。
志士多苦心,共惜分阴趖。
功名上竹帛,千百中几个。
岂堪怀宴坐,偪仄就庸懦。
王郎荆楚秀,俊气倾四坐。
屹如饱霜鹰,远意不受挫。
公家老先生,才高胆力大。
生平持正论,终不惩寡和。
延留住江阁,屡见月镜破。
不将恩夺义,朝夕勤磨磋。
已见器识全,致远谁能奈。
正如舟楫具,风便即转柂。
要当度帆力,势紧须少挆。
行收利涉功,举酒辄先贺。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人生、志向、功名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开篇“乾坤萍宅水,日月蚁旋磨”以天地间微小的浮萍与忙碌的蚂蚁,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忙碌,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百年能几何,经眼飞隼过”,感叹人生百年如同飞逝的箭矢,强调时间的宝贵。
接着,“志士多苦心,共惜分阴趖”表达了志士们珍惜每一刻,追求理想的精神。而“功名上竹帛,千百中几个”则揭示了功成名就的艰难,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诗人借此警示人们,不应因追求功名而失去道德原则,“岂堪怀宴坐,偪仄就庸懦”。
随后,诗人赞美了王郎的才华与气魄,将其比作饱经霜雪的雄鹰,即使面对困难也不轻易受挫。同时,也赞扬了老先生的正直与勇气,不因少数人的反对而改变自己的立场。诗中提到两人在江阁共处,月光映照下,他们不仅分享了友情,更是在学问上互相砥砺。
最后,“已见器识全,致远谁能奈”表达了对王郎才能的肯定,预示着他未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而“正如舟楫具,风便即转柂。要当度帆力,势紧须少挆”则以舟行比喻人生之路,强调在顺境时应把握时机,而在逆境时则需努力克服困难。诗的结尾“行收利涉功,举酒辄先贺”表达了对王郎未来的美好祝愿,期待他能顺利达成目标,并为此提前庆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对人生价值、友情、理想追求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