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砺碑石,龟趺沉江湄
出处:《立碑》
清 · 许梦青
吁嗟哀世衰,功名先陵夷。
有司无贤否,皆立德政碑。
服忽膺獬豸,殊更摩牟尼。
所轻在民命,所重在金赀。
颁作下车日,论定盖棺时。
但得上官喜,那计同僚嗤。
故为怪异行,将信更将疑。
涂改生民句,安排谀墓词。
峨峨峙屃赑,申申詈孤嫠。
训违清慎勤,险占需颂师。
为君谢逋客,车谁攀路歧。
牛角砺碑石,龟趺沉江湄。
古来循良吏,勋业青史垂。
贤否在舆论,片石那得知。
有司无贤否,皆立德政碑。
服忽膺獬豸,殊更摩牟尼。
所轻在民命,所重在金赀。
颁作下车日,论定盖棺时。
但得上官喜,那计同僚嗤。
故为怪异行,将信更将疑。
涂改生民句,安排谀墓词。
峨峨峙屃赑,申申詈孤嫠。
训违清慎勤,险占需颂师。
为君谢逋客,车谁攀路歧。
牛角砺碑石,龟趺沉江湄。
古来循良吏,勋业青史垂。
贤否在舆论,片石那得知。
拼音版原文
]
。
鉴赏
这首诗《立碑》由清代诗人许梦青创作,通过讽刺和批判的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立碑现象背后的虚伪与不公。
诗中首先感叹世风日下,功名利禄成为衡量官员能力的标准,甚至不惜伪造政绩以求赞誉。接着,诗人列举了立碑的种种怪异行为,如为了迎合上级喜好而故意做出一些看似“怪异”的举动,或是编造谀墓之词,夸大其政绩。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清廉谨慎的原则,还对普通百姓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
诗人进一步指出,这种立碑现象背后是权力的滥用和道德的沦丧,真正的功绩往往被忽视,而那些所谓的“功德”不过是表面文章。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真正循良之官的敬仰,认为他们的功绩应当载入史册,而不是通过立碑来彰显。
整首诗通过对立碑现象的深刻剖析,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公正评价官员功过、重视民众利益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