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拄杖响松扃,左挂椰瓢右澡瓶
出处:《秋日润兄过访苕霅之游》
明 · 慧浸
何来拄杖响松扃,左挂椰瓢右澡瓶。
却是故人湖上至,袈裟犹带两山青。
却是故人湖上至,袈裟犹带两山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一位名为润兄的友人来访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何来拄杖响松扃”,以“拄杖响松扃”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访客在林间行走的场景,拄杖的声音在寂静的松林中回响,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松扃”指的是松木制成的门或栅栏,暗示访客穿越了自然的屏障,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
次句“左挂椰瓢右澡瓶”,通过具体物品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椰瓢和澡瓶是生活用品,分别挂在访客的左右两侧,既体现了人物的日常习惯,也暗示了他可能来自远方,或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细节处理,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第三句“却是故人湖上至”,转折中透露出惊喜之情。原来,这位访客并非偶然相遇,而是特意而来,且从湖边而来,预示着这次访问有着特殊的意义,可能是久别重逢,或者是有重要的事情相商。
最后一句“袈裟犹带两山青”,以“袈裟”点明访客的身份可能是一位僧人,而“两山青”则暗示了他来自山中,或是经过了山川的洗礼。这句话不仅描绘了访客的外貌特征,还暗含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访客的独特形象和来访的背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