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
出处:《仲夏斋戒月》
唐 · 白居易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
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
禦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
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我今过半百,气衰神不全。
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
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
禦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
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我今过半百,气衰神不全。
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
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仲夏:夏天的中间,指农历五月。斋戒月:指伊斯兰教的斋月或特定的禁食期。
腥膻:肉类食物,特别是羊肉等有特殊气味的肉。
心骨爽:心情和身体都觉得舒畅。
行起:起身,站起来。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
绝粒人:不吃五谷杂粮的人,这里指断食者。
四体:四肢。
禦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善于驾驭风。
泠风:清风,凉风。
赤松: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
紫烟:形容仙境的景象。
谬:错误。
过半百:超过五十岁。
气衰:元气虚弱。
神不全:精神不饱满。
三丹田:道家术语,指人体的三个能量中心。
荤血味:肉类和血液的味道。
清净缘:佛教术语,指与清净的事物结缘。
脱巾:脱下头巾,象征放下世俗事务。
聊以:姑且,用来。
终天年:度过一生,直到去世。
翻译
在炎热的夏季斋戒,三十天不吃肉食。感觉身心清爽,起身行动轻盈如飞。
才了解断食之人,身体更为轻便。
起初能摆脱疾病,长久必定如神仙。
像御寇驾驭清风,赤松子游于紫烟之中。
以前怀疑这种说法错误,现在才明白其道理。
如今我已过半百,元气衰退精神不全。
两鬓已生白发,难以弥补三丹田的亏损。
只减少荤腥之味,渐渐结下清净之缘。
放下尘世的纷扰,暂且修养身心,以此度过余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仲夏时节进行斋戒修行的体验。"三旬断腥膻"指的是三个月不食肉类,体内的负能量得以净化,心灵和身体都感到清爽。"自觉心骨爽"表达了诗人在斋戒后感受到的心身舒畅。"行起身翩翩"则形容了身体变得轻盈,如同翩翩起舞。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一句,说明了断食的人会感到更加轻松无负担。"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表达了一种信念,即通过斋戒可以摆脱疾病,最终可能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接下来的几句"禦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描绘了仙境的美好景象。诗人对这种说法原本持怀疑态度,但现在亲身体验到了斋戒的益处,所以说"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他已经年过半百,精力不如往昔。虽然难以补充先天之气,但通过减少油腥厚味的食物,保持心灵的清净,还可以修养身心,以此度过余生。
这首诗通过对斋戒体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健康和精神追求的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