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禅千万莫学伊,学伊和尔不唧溜
出处:《悟本禅人求赞》
宋 · 释宗杲
一千七百痴衲子,围绕这个无明叟。
细腻浑没一星儿,粗糙却有七八斗。
未尝寂寂入禅定,终日波波廊下走。
为人巴鼻亦好笑,更不容人谩开口。
盲枷瞎棒当慈悲,是与不是劈脊娄。
如斯主法作宗师,枉续牟尼子孙后。
本禅千万莫学伊,学伊和尔不唧溜。
细腻浑没一星儿,粗糙却有七八斗。
未尝寂寂入禅定,终日波波廊下走。
为人巴鼻亦好笑,更不容人谩开口。
盲枷瞎棒当慈悲,是与不是劈脊娄。
如斯主法作宗师,枉续牟尼子孙后。
本禅千万莫学伊,学伊和尔不唧溜。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作品《悟本禅人求赞》,通过对悟本禅人的描绘,揭示了他的修行特点和风格。诗中以“一千七百痴衲子”形容他的追随者众多,而“无明叟”则暗指其禅修尚未达到彻悟的状态。禅师形象被刻画为“细腻浑没一星儿”,意指他修行深入但不显于外,而“粗糙却有七八斗”则暗示其内在智慧丰富。
“未尝寂寂入禅定,终日波波廊下走”描述了悟本禅人并非一味静坐参禅,而是活跃于寺内,与弟子们互动交流,体现了他的活泼教学方式。“为人巴鼻亦好笑,更不容人谩开口”则讽刺他对待佛法严肃认真,不容他人随意评论。
“盲枷瞎棒当慈悲,是与不是劈脊娄”意味着他以严厉的方式引导弟子,看似无情实则出于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如斯主法作宗师,枉续牟尼子孙后”批评他虽有宗师之名,但修行方法可能偏离正道,徒有牟尼(佛陀)之后辈之名。
最后两句“本禅千万莫学伊,学伊和尔不唧溜”劝诫人们不要盲目效仿悟本禅人,因为他的修行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禅修道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辛辣的讽刺和对比,既赞扬了悟本禅人的独特风格,也提出了对修行方法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