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造物初无物,却恐閒人是贵人
出处:《春兴》
明 · 黎景义
闻道桃源好避秦,半溪山水绿萝新。
细看造物初无物,却恐閒人是贵人。
岂有文章惊海内,犹将谈笑对风尘。
落花踏尽游何处,时雨来观农扈春。
细看造物初无物,却恐閒人是贵人。
岂有文章惊海内,犹将谈笑对风尘。
落花踏尽游何处,时雨来观农扈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桃源仙境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首联“闻道桃源好避秦,半溪山水绿萝新”以桃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桃源,本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之地,这里借指理想的避世之所。半溪山水绿萝新,则是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风光图。
颔联“细看造物初无物,却恐闲人是贵人”则转而探讨自然与人的关系。诗人认为,自然界并非由人创造,而是自生自长,人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诗人也对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贵人”表示了一丝讽刺,暗示在自然面前,人人平等。
颈联“岂有文章惊海内,犹将谈笑对风尘”表达了诗人对文名与世事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文章并不在于惊动天下,而是在于能够与世事从容相对,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尾联“落花踏尽游何处,时雨来观农扈春”则以落花和时雨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自然循环的感悟。落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轮回,时雨则是春日的使者,预示着农耕的开始和生机的复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人生哲理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