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鸾凤影,变化蛟龙身
出处:《竹溪歌为南雄陈壁先考赋》
明 · 罗伦
大庾岭头,梅花所出。
气压罗浮,名动月窟。
颍川遗老,冰雪风骨。
呜呼梅花,花中之儒,先天下之春,胡为不友而友此君。
此君虚直,是此老之心术。
此君标格,是此老之精神。
婆娑鸾凤影,变化蛟龙身。
睿圣与齐德,俗士不敢亲。
翠云一万丈,白日摇苍旻。
苍雪洒六合,祝融回朱轮。
姑射仙人冷偷眼,广平学士冰生唇。
晋七贤、唐六逸,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来倾三百杯。
脱帽露顶此君侧,玉山自倒非人推。
竹溪处士今何在,半夜还骑綵凤回。
气压罗浮,名动月窟。
颍川遗老,冰雪风骨。
呜呼梅花,花中之儒,先天下之春,胡为不友而友此君。
此君虚直,是此老之心术。
此君标格,是此老之精神。
婆娑鸾凤影,变化蛟龙身。
睿圣与齐德,俗士不敢亲。
翠云一万丈,白日摇苍旻。
苍雪洒六合,祝融回朱轮。
姑射仙人冷偷眼,广平学士冰生唇。
晋七贤、唐六逸,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来倾三百杯。
脱帽露顶此君侧,玉山自倒非人推。
竹溪处士今何在,半夜还骑綵凤回。
鉴赏
这首《竹溪歌》是明代诗人罗伦为南雄陈壁先考所作的一首赞美梅花和竹子的诗歌。诗中以梅花和竹子为象征,描绘了它们的高洁品质和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梅花被比喻为“花中之儒”,它在万物复苏之前便已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梅花的品格被赞颂为“先天下之春”,却选择了与竹子为友,而非与世俗之人交往,这体现了梅花的高雅和孤傲。
竹子则被形容为“此君”,它“虚直”的性格与“颍川遗老”的冰雪风骨相呼应,象征着坚韧不拔和正直无私的品德。竹子的“婆娑鸾凤影”和“变化蛟龙身”描绘了其优雅的姿态和强大的生命力,与“睿圣与齐德”的境界相契合,表达了对竹子高尚人格的崇敬。
诗人通过“翠云一万丈,白日摇苍旻”、“苍雪洒六合,祝融回朱轮”等壮丽的景象,展现了梅花和竹子的非凡魅力,以及它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诗人也借梅花和竹子的形象,表达了对陈壁先考高尚品德的赞美和敬仰。
最后,“脱帽露顶此君侧,玉山自倒非人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梅花和竹子的亲密无间,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慰藉和愉悦。而“竹溪处士今何在,半夜还骑綵凤回”则寄托了诗人对竹溪处士(可能指陈壁先考)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高尚人格的追思。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和竹子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更蕴含了对高尚人格的颂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