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室陨帝辛,璧台丧周姬
出处:《树下二首 其一》
宋 · 刘敞
中庭两佳树,密叶如翠帷。
擢干一何高,铺阴被前墀。
清风自翩翻,正昼无炎曦。
拱揖在我前,我常往参之。
隐几旦复暮,卷书坐忘疲。
安知非华屋,聊以庇荫为。
瑶室陨帝辛,璧台丧周姬。
由来灭亡祸,不为草野施。
偃仰更何顾,欣欢方在兹。
擢干一何高,铺阴被前墀。
清风自翩翻,正昼无炎曦。
拱揖在我前,我常往参之。
隐几旦复暮,卷书坐忘疲。
安知非华屋,聊以庇荫为。
瑶室陨帝辛,璧台丧周姬。
由来灭亡祸,不为草野施。
偃仰更何顾,欣欢方在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庭院中两株佳树的深情观察与感悟。诗中以“中庭两佳树,密叶如翠帷”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树木茂盛、绿叶繁密的景象,仿佛是用翠绿的帷幕装饰着庭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擢干一何高,铺阴被前墀”两句,通过对比树木的高度与它投下的阴影,展现了树木的挺拔与慷慨,它们不仅高耸入云,还为前方的台阶提供了遮阳的阴凉,体现了树木对周围环境的贡献与关怀。
“清风自翩翻,正昼无炎曦”则进一步渲染了树木带来的清凉与舒适,即使是在炎热的白昼,清风拂面,如同置身于凉爽之地,远离酷热。
“拱揖在我前,我常往参之。隐几旦复暮,卷书坐忘疲”表达了诗人对这两棵树的亲近与依赖,他常常在树下休息,读书,甚至忘记了疲劳,可见树木不仅是物理上的庇护所,更是心灵的慰藉。
“安知非华屋,聊以庇荫为”一句,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树木价值的深刻理解,它们虽然看似平凡,却能提供避暑的阴凉,就像豪华的房屋一样,给人带来舒适与安宁。
最后,“瑶室陨帝辛,璧台丧周姬。由来灭亡祸,不为草野施。偃仰更何顾,欣欢方在兹”则借古喻今,通过历史上的帝王宫殿最终衰败的例子,强调了事物的兴衰无常,但树木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却能永恒地存在,给予人们持续的庇护与欢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简朴、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树木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