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有数篇关教化,得无馀庆及儿孙
出处:《哭方干》
唐 · 杜荀鹤
何言寸禄不沾身,身没诗名万古存。
况有数篇关教化,得无馀庆及儿孙。
渔樵共垒坟三尺,猿鹤同栖月一村。
天下未宁吾道丧,更谁将酒酹吟魂。
况有数篇关教化,得无馀庆及儿孙。
渔樵共垒坟三尺,猿鹤同栖月一村。
天下未宁吾道丧,更谁将酒酹吟魂。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怎能说微薄的俸禄就不沾身,即使身体消失,诗名却永垂万古。更何况我有几篇文章关乎教化,或许还能给后代带来福祉。
渔夫和樵夫共享三尺高的坟墓,猿猴和鹤一同栖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山村。
天下还未太平,我的理想未能实现,又有谁能为我吟诗的亡魂献上一杯酒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哭方干》,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深切哀悼和怀念。首句“何言寸禄不沾身,身没诗名万古存”表明虽然方干生前未能获得世俗的功名利禄,但他的诗歌精神将永存于世。接下来,“况有数篇关教化,得无馀庆及儿孙”则指出方干留下的作品不仅对后人有教导之效,即使没有子嗣,也算是留给后代的一份宝贵遗产。
“渔樵共垒坟三尺,猿鹤同栖月一村”描绘了一幅自然与和谐的画面,其中渔樵(打鱼的人)与猿鹤(猿指长臂猿,鹤即鹤鸟)都在为方干修墓或守墓,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尊重和怀念之情。最后,“天下未宁吾道丧,更谁将酒酹吟魂”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世乱象的感慨,以及自己心中的失落与悲哀,似乎在寻找一个知音来共饮酒,以寄托自己的哀伤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亡友方干的缅怀,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功名、文学传承以及精神寄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出杜荀鹤个人的悲凉心境和对时代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