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魂游何处所,墓门松柏自峥嵘
出处:《题爱吟草殉节录后》
清 · 王朝元
穷经国士解谈兵,缓带经裘事远征。
诗赋不疏戎马地,纲常自镇死生情。
爱吟遗著生前草,忠节高标殁后旌。
此日魂游何处所,墓门松柏自峥嵘。
诗赋不疏戎马地,纲常自镇死生情。
爱吟遗著生前草,忠节高标殁后旌。
此日魂游何处所,墓门松柏自峥嵘。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国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国家大事与军事策略上的深谋远虑。首联“穷经国士解谈兵,缓带经裘事远征”,以“穷经国士”形容其学识渊博,精通治国之道,并且擅长军事策略,身着宽大的衣带和皮裘,准备远征,显示出其为国效力的决心和勇气。
颔联“诗赋不疏戎马地,纲常自镇死生情”,进一步揭示了这位国士不仅在文治上有深厚的造诣,对军事也颇有研究,他坚守纲常礼教,即使面对生死考验也能保持坚定的信念,体现了其人格的高尚与忠诚。
颈联“爱吟遗著生前草,忠节高标殁后旌”,通过描述其生前的文学创作和死后受到的纪念,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忠诚的敬仰。他的作品如同草木般生长,充满生机;而他高尚的节操则如同旗帜一般,在死后仍然被人们铭记和颂扬。
尾联“此日魂游何处所,墓门松柏自峥嵘”,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想象这位国士的灵魂此刻可能在何方游历,但其墓前的松柏依然挺拔,象征着他精神的永存与影响的深远。整首诗通过对这位国士的赞美,既是对个人品质的颂扬,也是对忠诚、智慧与高尚人格的普遍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