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恰同闻雁候,人行刚过折梅时
出处:《寄唐龙江学宪》
明 · 黄衷
孺子湖边把酒卮,悠悠尘路共怀离。
千年绿野知何在,一曲黄湾稍自私。
月到恰同闻雁候,人行刚过折梅时。
白头世味惟孤枕,祇为云间有所思。
千年绿野知何在,一曲黄湾稍自私。
月到恰同闻雁候,人行刚过折梅时。
白头世味惟孤枕,祇为云间有所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悠远而略带哀愁的画面。首句“孺子湖边把酒卮”,以“孺子”二字点出诗人与孩童一同在湖边饮酒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接着,“悠悠尘路共怀离”一句,将视线从湖边转向更广阔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感慨。
“千年绿野知何在,一曲黄湾稍自私”两句,通过对比古今、虚实,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同时也暗示了个人情感的私密性与独特性。接下来,“月到恰同闻雁候,人行刚过折梅时”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瞬间,月圆之时恰逢雁归,人行之际正值梅花绽放,这些景象既美丽又富有诗意,也暗含着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哲思。
最后,“白头世味惟孤枕,祇为云间有所思”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年岁渐长、世事沧桑之感,以及对远方或心中的某种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