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不来江水长,零落秋云满江岸
出处:《悲秋词》
元 · 黄镇成
长叹复长叹,芙蓉落尽秋水寒。
庭前百草枯烂死,游子日暮衣裳单。
白日悠悠岁将晏,江南水深波浪散。
鸿雁不来江水长,零落秋云满江岸。
愿天吹作凌天风,吹开白雾清旸红。
愿天化作炎天雨,物物昭苏感天语。
庭前百草枯烂死,游子日暮衣裳单。
白日悠悠岁将晏,江南水深波浪散。
鸿雁不来江水长,零落秋云满江岸。
愿天吹作凌天风,吹开白雾清旸红。
愿天化作炎天雨,物物昭苏感天语。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黄镇成的《悲秋词》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萧瑟的画面。首句“长叹复长叹”,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的无奈与哀叹,仿佛在叹息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下来,“芙蓉落尽秋水寒”描绘了秋水凄凉,芙蓉凋零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庭前百草枯烂死,游子日暮衣裳单”两句,通过写庭前草木的枯败和游子的孤寂,展现了离人思乡的愁苦。随着季节的推进,“白日悠悠岁将晏”,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无情。
“江南水深波浪散”暗示了江南水乡的辽阔与寂寥,而“鸿雁不来江水长”则借鸿雁南飞的意象,寄托了游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最后两句,“愿天吹作凌天风,吹开白雾清旸红”和“愿天化作炎天雨,物物昭苏感天语”,诗人期盼上天能带来转变,吹散阴霾,让万物复苏,以此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忱。
整体来看,《悲秋词》以秋景为背景,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人生无常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