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佩虎符去,遥疑鸟道通
出处:《送江州薛尚书》
唐 · 周繇
匡庐千万峰,影匝郡城中。
忽佩虎符去,遥疑鸟道通。
烟霞时满郭,波浪暮连空。
树翳楼台月,帆飞鼓角风。
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
王事行春外,题诗寄远公。
忽佩虎符去,遥疑鸟道通。
烟霞时满郭,波浪暮连空。
树翳楼台月,帆飞鼓角风。
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
王事行春外,题诗寄远公。
注释
匡庐:庐山。千万峰:无数山峰。
影匝:环绕。
郡城:郡邑的城池。
忽佩:忽然佩戴。
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
鸟道:险峻的山路,如鸟道般狭窄。
烟霞:云雾和霞光。
郭:城墙。
波浪暮连空:傍晚时分海浪与天际相接。
树翳:树木遮蔽。
楼台月:月光照亮楼阁。
帆飞:帆船飘动。
鼓角风:吹动战鼓和号角的风。
郡斋:郡守官署。
岳客:游历名山的人。
乡户半渔翁:乡村居民大多以捕鱼为生。
王事:朝廷之事。
行春外:执行春季政务。
远公:对远方友人的尊称。
翻译
庐山千万座峰峦,山影笼罩着郡城之中。忽然身佩虎符离去,道路险峻仿佛鸟道相通。
云雾与霞光时常充满城郭,傍晚时分波浪与天空相连。
月光穿过树木照在楼阁,风中帆船鼓角声起。
郡斋里住着许多游历名山的客人,乡民大半是渔翁。
公务之外还要推行春天的政令,我写下这首诗寄给远方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雄伟壮丽的山水景象,诗人通过对匡庐山峰和郡城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匡庐千万峰"写出了山脉连绵不绝,气势磅礴;"影匝郡城中"则是山的倒影包围着郡城,显示出山与城之间的紧密联系。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描绘了自己将要离开的情景,佩戴虎符表示即将启程,但又有所犹豫,因为鸟儿飞翔的路径似乎也在提醒他前路未卜。"忽佩虎符去,遥疑鸟道通"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舍。
接下来两句转折自然,"烟霞时满郭,波浪暮连空"写出了烟霞缭绕在城郭之间,水波连接着天际,描绘出一幅山川交错、天然融合的画面。这里的“烟霞”和“波浪”都增添了景物的柔美与动感。
"树翳楼台月,帆飞鼓角风"则是夜幕降临后的景象,树木投影在楼台上,而远处船帆随着鼓角声起舞,显得既有静谧又不失活力。
最后四句则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乡愁。"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表达了在外作客的人多是山中隐逸,而家乡的许多人都是依水而居的渔民。"王事行春外,题诗寄远公"则是表示自己有公务需要处理,将要离开,特意写诗送给远方的朋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