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城西关,松柏郁盘盘
出处:《上陵者篇》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步出城西关,松柏郁盘盘。
道逢上陵者,手指西陵田。
借问葬者谁,大将葬衣冠。
大将非战死,军中答刺罕。
健儿啖人鲊,无骨赐桐棺。
道逢上陵者,手指西陵田。
借问葬者谁,大将葬衣冠。
大将非战死,军中答刺罕。
健儿啖人鲊,无骨赐桐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走出城西关时的所见所闻,通过与上陵者的交谈,揭示了一段历史故事。首句“步出城西关,松柏郁盘盘”以景起,展现了城外苍翠的松柏,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道逢上陵者,手指西陵田”描述了诗人遇见一位指向西陵方向的人,暗示着陵墓的存在。
诗人进一步询问:“借问葬者谁,大将葬衣冠。”他好奇地打听,得知是一位大将的陵墓,其衣冠被安葬于此。然而,下文“大将非战死,军中答刺罕”揭示了一个意外的事实:这位大将并非因战争而亡,而是死于军中的某种变故,可能是疾病或者其他原因。
最后两句“健儿啖人鲊,无骨赐桐棺”则揭示了更深层的社会现实。这里的“健儿”可能指的是士兵,他们生活艰辛,甚至到了“啖人鲊”(吃人肉)的地步,而大将的待遇却只是“无骨赐桐棺”,即死后连骨头都没有,仅以桐木棺材下葬,对比鲜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悲惨境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日常场景的描绘,揭示了历史的残酷和底层人民的苦难,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