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赙襚来中禁,箫笳去国门全文

赙襚来中禁,箫笳去国门

宋 · 刘摰
赙襚来中禁,箫笳去国门
素冠空列鼎,白发但歌盆。
彤管音徽盛,甘泉像貌尊。
所传天下劝,岂独慰儿孙。

鉴赏

这首挽诗《挽秦国夫人三首(其二)》由宋代诗人刘摰所作,通过对逝者的悼念,展现了对秦国夫人的崇高敬意与深切哀思。

首句“赙襚来中禁,箫笳去国门”描绘了丧礼的庄重与哀伤,赙襚指的是送葬时赠送的财物,中禁代表皇宫,箫笳则是古代丧礼中使用的乐器,此处形象地表现了秦国夫人去世后,宫廷内外对她的哀悼之情。

接着,“素冠空列鼎,白发但歌盆”两句,通过素冠(白色帽子,象征哀悼)、列鼎(古代贵族宴饮时的器具,此处象征地位)和白发(老人的象征),以及歌盆(古代乐器,用于演奏哀乐)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秦国夫人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性,在生前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而今逝世后,她的离去给家族乃至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哀痛。

“彤管音徽盛,甘泉像貌尊”则赞美了秦国夫人在音乐艺术上的成就和她在甘泉宫(古代皇家园林,此处泛指皇宫)中的形象地位,暗示了她不仅在世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且在文化领域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后,“所传天下劝,岂独慰儿孙”表达了对秦国夫人遗志和美德流传千古的期待,认为她的精神和事迹不仅能够安慰她的子孙,更能激励天下人,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秦国夫人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发扬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