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头波荡漾,螺髻色崔嵬
出处:《兴阑》
宋 · 释德洪
春晚忽凭槛,满眸佳景来。
鸭头波荡漾,螺髻色崔嵬。
苔嫩钱无数,花残锦作堆。
一瓯双井酽,何必酒盈杯。
鸭头波荡漾,螺髻色崔嵬。
苔嫩钱无数,花残锦作堆。
一瓯双井酽,何必酒盈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诗人凭栏远眺所见的迷人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美丽。
首句“春晚忽凭槛,满眸佳景来”点明时间与情境,春末的傍晚,诗人不经意间倚靠在栏杆上,眼前便是一幅动人的景象。接下来的“鸭头波荡漾,螺髻色崔嵬”,以“鸭头”形容波光粼粼的水面,形象生动;“螺髻色崔嵬”则描绘出远处山峰的峻峭,两句话将水波与山峦的动态美与静态美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苔嫩钱无数,花残锦作堆”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地面与花丛的细节。嫩绿的苔藓仿佛无数铜钱铺陈于地,而凋零的花朵则如同一堆五彩斑斓的锦缎,虽是残花,却依然展现出其独特的美感。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最后,“一瓯双井酽,何必酒盈杯”则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感触。一杯双井茶的醇厚足以让他感到满足与愉悦,无需借助酒精来寻求快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茶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对生活质朴之美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