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不可救,沉没无一留
出处:《大水叹五首》
清 · 沈树本
溪水日夜长,莫辨芦荻洲。
桥面撑巨筏,门内维行舟。
邻家有破灶,来往纷游鯈。
望中见屋脊,簸荡如浮沤。
下田不可救,沉没无一留。
高田筑版插,全力保瓯窭。
须臾仍溃决,一概成洪流。
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帝尧方咨儆,应切怀襄忧。
桥面撑巨筏,门内维行舟。
邻家有破灶,来往纷游鯈。
望中见屋脊,簸荡如浮沤。
下田不可救,沉没无一留。
高田筑版插,全力保瓯窭。
须臾仍溃决,一概成洪流。
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帝尧方咨儆,应切怀襄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洪水泛滥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灾民深切的同情和对治理水患的忧虑。首句“溪水日夜长”,形象地描绘了洪水逐渐上涨的过程,暗示了灾情的严重性。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述桥梁、房屋、农田等被洪水淹没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洪水带来的破坏力。
“邻家有破灶,来往纷游鯈”两句,以破灶和游鯈(鱼)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灾民生活的困苦与无奈。而“望中见屋脊,簸荡如浮沤”则通过视觉上的动态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洪水的汹涌和破坏力之强。
后半部分,诗人转而关注灾后的重建工作,“下田不可救,沉没无一留”表达了对农田损失的痛心,而“高田筑版插,全力保瓯窭”则体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努力保护有限的资源。
最后,“须臾仍溃决,一概成洪流”再次强调了洪水的不可预测性和破坏力,“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表达了对治理水患的迫切需求和对理想解决方案的期待。“帝尧方咨儆,应切怀襄忧”则借古喻今,呼吁当权者重视水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灾民的深切同情,也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治理水患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