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石枕流聊复尔,呼牛应马各随缘
出处:《次王冠兰感怀韵二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客中萧槭感残年,忍听号寒鸣可怜。
漱石枕流聊复尔,呼牛应马各随缘。
不曾宿海招灵鹊,愿化湖云比散仙。
世事苍茫谁问讯,乱鸦斜日满江天。
漱石枕流聊复尔,呼牛应马各随缘。
不曾宿海招灵鹊,愿化湖云比散仙。
世事苍茫谁问讯,乱鸦斜日满江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岁末的萧瑟景象,内心涌起的悲凉与感慨。首句“客中萧槭感残年”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和心境,远离家乡,身在异乡,年末的萧条景色更添了几分凄凉。接着,“忍听号寒鸣可怜”一句,通过听觉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哀愁的情绪,寒风中的哀鸣似乎在诉说着诗人的无奈与痛苦。
“漱石枕流聊复尔,呼牛应马各随缘。”这两句转而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人似乎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无论是漱石还是枕流,都是他暂时的寄托。而“呼牛应马各随缘”,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无论遇到何种境遇,都能顺其自然,不强求。
“不曾宿海招灵鹊,愿化湖云比散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没有宿海招来的灵鹊,或许象征着现实中的束缚与遗憾,而“愿化湖云比散仙”的愿望,则是诗人对于心灵自由与超脱境界的追求。
最后,“世事苍茫谁问讯,乱鸦斜日满江天。”这两句以广阔的自然景象收尾,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苍茫的感慨。乱鸦斜日,满江天的景象,既是自然界的写照,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结合自然景观的渲染,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