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浆那解破馀酲,一读南华眼自明
出处:《掩户》
宋 · 陆游
蔗浆那解破馀酲,一读南华眼自明。
香缕映窗凝不散,墨丸入砚细无声。
太山蚁垤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
此段光明谁障得,旷怀还与老书生。
香缕映窗凝不散,墨丸入砚细无声。
太山蚁垤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
此段光明谁障得,旷怀还与老书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蔗浆:指糖水或甘蔗汁。馀酲:剩余的醉意。
眼自明:眼睛自然变得清晰。
香缕:香气如线。
凝不散:凝聚不散。
墨丸:研磨成丸的墨粉。
入砚:投入砚台。
太山:泰山,中国五岳之一。
蚁垤:蚂蚁堆成的小土丘。
初何有:最初并无区别。
佛国: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魔宫:魔界的宫殿。
光明:指精神上的启示或智慧。
障得:阻挡得住。
旷怀:开阔的心胸。
老书生:年长的读书人。
翻译
蔗糖浆怎能消除宿醉,一读《南华经》眼睛自然明亮。香气袅袅照在窗户上,久久不散,墨丸投入砚台悄然无声。
泰山上的蚂蚁窝起初有何,佛国与魔宫原本平等无异。
这股光明谁能阻挡,只有胸怀开阔的老书生能体会。
鉴赏
这首诗名为《掩户》,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南华经》(即《庄子》)来寻求精神上的清醒和洞察力。首句“蔗浆那解破馀酲”以蔗浆比喻无法消除的醉意,暗示读书才是真正的醒脑良方。接下来的“一读南华眼自明”直接点出阅读《南华经》带来的内心澄明。
“香缕映窗凝不散,墨丸入砚细无声”描绘了静谧的读书场景,书香萦绕,墨色入纸无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诗人进一步通过“太山蚁垤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这两句,将阅读带入哲理思考,指出即使是巨大的事物(如泰山)在宏观视角下也如同蚂蚁窝,佛国魔宫本质上并无高下之分。
最后,“此段光明谁障得,旷怀还与老书生”表达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认为只有读书人才能领悟到这种内在的光明,展现出其豁达的胸怀和对学问的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读书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以及超脱物外的旷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