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粟尚劳秦内史,饷军今得汉司农
出处:《送方计部子及奏绩还留都》
明 · 欧大任
识君年少似荀龙,百粤趋庭此再逢。
治粟尚劳秦内史,饷军今得汉司农。
楼船海上宁忘战,竹箭江南不易供。
赋客敢誇坛坫日,东都经术羡儒宗。
治粟尚劳秦内史,饷军今得汉司农。
楼船海上宁忘战,竹箭江南不易供。
赋客敢誇坛坫日,东都经术羡儒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送方计部子及奏绩还留都》。诗中以“识君年少似荀龙”开篇,以荀龙比喻对方年轻有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接着,“百粤趋庭此再逢”,描述了与友人再次相逢的情景,充满了亲切与喜悦。
“治粟尚劳秦内史,饷军今得汉司农。”这两句运用典故,将友人比作古代治理粮食和供应军队的官员,表达了对其才能和贡献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在官场上的成就和地位。
“楼船海上宁忘战,竹箭江南不易供。”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官场上的忙碌与努力,以及其在江南地区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通过“楼船海上”和“竹箭江南”的形象,展现了友人工作的艰辛与重要性。
最后,“赋客敢夸坛坫日,东都经术羡儒宗。”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才华的欣赏和对他在学术领域的敬仰。其中,“赋客”指的是擅长文学创作的人,“坛坫日”比喻文坛的盛况,“东都经术羡儒宗”则表达了对友人在儒家经典研究方面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个人品质、才能、官场经历以及学术成就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成功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