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全文

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

出处:《使至三姓咽面
唐 · 张宣明
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
一朝抚长剑,万里入荒陬。
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雠。
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
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
东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
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

拼音版原文

wénbānjiāyànrántóu
cháochángjiànwànhuāngzōu

jiānxiǎnzhīqīngguóchóu
shānchuānsuìshuāngféngqiū

sāixiákuòtiěguānfāngxiū
dōngdōuyǎoyǎo西hǎiyōuyōu

使shǐgōngmíngjiànchángfēngwànhóu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从书生到武将的转变过程,充满了豪情与壮志。开篇“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直接点明主人公原本是文人,一朝决心放下笔墨,拿起长剑,踏上戎马生涯。这一转折不仅表现在行为上的改变,更反映了内心的坚定与勇敢。

“万里入荒陬”显示了他征战沙场,无畏艰险的决心。接下来的“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雠”则透露出他对国家忠诚和报效之志,不仅仅是个人功业的追求,更有深厚的情感与责任驱使。

“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表达了时间流转与自然界的变迁,以及主人公在战场上经历的年华和季节的更替。同时,这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描绘了边疆的壮丽与坚固,以及军事防御工事的重要性。这两句增添了诗歌的雄浑气势,也映射出主人公所承担的职责之重大。

“东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则是对遥远故土与广阔天涯的眷恋,这种情感在军人的心中尤为珍贵,同时也反衬出了他们身处异乡、心系家国的情怀。

最后“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表明了主人公最终以军功立足,赢得了荣誉和地位,这种结局不仅彰显了个人奋斗的成果,更象征着对国家边疆的守护与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展现了一位文人变身武将的壮阔历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与责任。语言雄浑,意境辽阔,是一首充满力量与深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