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君与六逸,岁久名方尊
抱能不时施,戎马生中原。
孙既北随难,落日黄尘昏。
吴亦南投荒,蛮瘴愁朝暾。
李今又去我,浮槎杂鼍鼋。
飞涛渺何极,海天相吐吞。
蘧蘧遗此老,死生信乾坤。
颠沛吴江渚,投依楚山樊。
脩水抱苍巅,剑气埋云根。
翛然竹林下,乃有幽人存。
神交迹两忘,高风袅孤幡。
慰我念友心,方外得所敦。
空寂湛禅悦,中有诗清温。
我亦忘世者,早窥治乱源。
忠臣泣庙社,志士伤丘园。
欲持一寸胶,往澄九河浑。
晚知未得力,翻经委空言。
迨此从君游,始脱百忧繁。
五君与六逸,岁久名方尊。
他日竹庵东,更开支许轩。
注释
三友:指三位好友。吴李孙:三位好友的名字。
戎马:战争。
蛮瘴:南方热带地区的疾病。
幽人:隐士。
神交:精神上的交往。
治乱源:社会动荡的根源。
庙社:宗庙和社稷,代指国家。
丘园:指故乡或田园。
九河:古代中国的九条大河。
空言:空洞的言论。
竹庵:竹制的小屋。
支许轩:新建的房屋。
翻译
我一生有三位好友,吴、李、孙三人遍布天下。他们时常慷慨相助,战乱中在中原崭露头角。
孙已北上避难,黄昏时分黄沙弥漫。
吴也南下流放,热带病痛让他担忧朝阳。
李如今又离我而去,像浮槎混入鼍鼋群中。
汹涌波涛无边无际,海天相连仿佛吞吐万物。
我留下孤独的老者,生死之事任凭天地安排。
漂泊至吴江之洲,投靠楚山的庇护。
修水环绕青峰,剑气隐藏于云根之下。
在竹林深处,隐士悠然独处。
我们神交心会,形迹皆忘,高风飘扬着孤寂的旗帜。
这安慰了我对朋友的思念,在世间之外找到依靠。
空灵寂静中充满禅悦,诗篇清新温润。
我也是个忘却世事之人,早洞察治乱根源。
忠臣为国家哭泣,志士为故土哀伤。
曾想用一寸忠诚,澄清浑浊的九河。
晚年才明白力量有限,只能空谈经书。
跟随你们后,我才摆脱诸多忧虑。
你们五位与六位逸士,名声随着时间愈发尊崇。
将来竹庵东侧,再建一座轩舍以纪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三位朋友吴、李、孙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各自的遭遇和诗人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朋友们命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乱世中的个人力量有限的无奈。
“平生我三友,四海吴李孙。”开篇便点出诗人一生中最为珍贵的三位挚友,他们如星辰般散布在天涯海角。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抱能不时施”、“戎马生中原”等字眼,描绘了他们各自的才华和理想,以及不得已的离别,这些都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眷恋。
“孙既北随难,落日黄尘昏。”这里写的是孙友的北行,其艰辛与落寞形象鲜明。紧接着,“吴亦南投荒,蛮瘴愁朝暾。”则描绘了吴友南行的凄凉和对未来的忧虑。
“李今又去我,浮槎杂鼍鼋。”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李的离别,不禁感慨万千。随后的“飞涛渺何极,海天相吐吞。”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放大,以自然景象来比喻友情的深远和无边。
“蘧蘧遗此老,死生信乾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的情谊,即便是面临生与死,也不会改变这份信念。接下来的几句则写诗人自己的处境,“脩水抱苍巅,剑气埋云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坚守。
“翛然竹林下,乃有幽人存。”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一份向往。紧接着,“神交迹两忘,高风袅孤幡。”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进一步描绘,以及与朋友之间精神上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慰我念友心,方外得所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通过写作来慰藉自己对于朋友的情感,同时也找到了内心的平静。随后,“空寂湛禅悦,中有诗清温。”则是对这种平静状态下的创作感受。
“我亦忘世者,早窥治乱源。”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探寻乱世根源的追求。紧接着,“忠臣泣庙社,志士伤丘园。”则是对那些忠诚的臣子和有志之士的哀叹,他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欲持一寸胶,往澄九河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渴望能够有一份力量去改变世界,但现实中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随后,“晚知未得力,翻经委空言。”则是对这种无力感的进一步表达。
“迨此从君游,始脱百忧繁。”这句话写出了诗人通过与朋友的交游来暂时摆脱世间的烦恼。最后,“五君与六逸,岁久名方尊。”则是对那些古代的贤者和隐者的推崇,他们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令人敬仰。
“他日竹庵东,更开支许轩。”结尾处,诗人提到了将来可能会在竹林之东再次开辟一片安身之地,这不仅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也是对于友情和个人理想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