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借得姑苏馆,百尺高台入杖藜
出处:《望姑苏》
宋 · 杨万里
旷野平中天四垂,冻云罅里日平西。
水村人远看来短,茅屋檐长反作低。
最爱河堤能底巧,截他山脚不胜齐。
喜闻借得姑苏馆,百尺高台入杖藜。
水村人远看来短,茅屋檐长反作低。
最爱河堤能底巧,截他山脚不胜齐。
喜闻借得姑苏馆,百尺高台入杖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旷野:空旷的原野。平中天:天空在地平线上。
冻云:冰冷的云层。
罅:裂缝。
日平西:太阳接近西方。
水村:临水的小村庄。
茅屋檐:茅草屋顶。
河堤:河边的堤岸。
底巧:设计巧妙。
截他山脚:切断山脚。
姑苏馆:姑苏地区的旅舍。
杖藜:手杖和藜杖(古人常用以代步)。
翻译
广阔的田野上天空四边延伸,冻结的云层缝隙中太阳缓缓西沉。远处的水村看起来更短小,而茅草屋顶因视角拉长反而显得更低矮。
我最喜欢的是河堤设计巧妙,它截断了山脚,显得不那么整齐划一。
欣喜得知能借住在姑苏馆,我拄着藜杖步入那百尺高的台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开阔的自然景象,天空辽远,云层低垂,日光西沉。水边村庄,人影模糊,看似渺小,而茅屋的檐角却显得格外低矮。诗人对河堤的修筑技巧赞赏有加,觉得它切割山脚恰到好处,不露丝毫勉强之感。
最为动情的是最后两句,诗人喜悦地提到了借住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的馆舍,高台百尺,与周围的竹林相互交错。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对于安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整个意境给人以清新脱俗、恬淡自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