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余两髯叟,旧识孤鹤状
出处:《京师九日同人慈仁寺祭顾先生祠呈同集诸君子》
清 · 左宗植
今日已重九,城郭秋气爽。
雅游从群贤,载酒谒遗像。
平生书局随,席间劣函丈。
华檐芘髡缁,藻井护龙象。
尚德抑虚无,后死有吾党。
云何祀二百,社祭典久旷。
繄赖张与何,祠构事草创。
青红坏壁侧,三楹位东向。
罗拜十七人,祭酒布衣长。
精神感冥漠,灵魄接惝恍。
想见两度游,白发倚筇杖。
将身王尼车,戴首逢萌盎。
沈吟述古作,惨澹旧京唱。
空余两髯叟,旧识孤鹤状。
尽日号西风,寒涛送悲壮。
雅游从群贤,载酒谒遗像。
平生书局随,席间劣函丈。
华檐芘髡缁,藻井护龙象。
尚德抑虚无,后死有吾党。
云何祀二百,社祭典久旷。
繄赖张与何,祠构事草创。
青红坏壁侧,三楹位东向。
罗拜十七人,祭酒布衣长。
精神感冥漠,灵魄接惝恍。
想见两度游,白发倚筇杖。
将身王尼车,戴首逢萌盎。
沈吟述古作,惨澹旧京唱。
空余两髯叟,旧识孤鹤状。
尽日号西风,寒涛送悲壮。
鉴赏
这首清代左宗植的《京师九日同人慈仁寺祭顾先生祠呈同集诸君子(其三)》描绘了重阳节时,诗人与朋友们一同前往慈仁寺祭奠先贤顾先生的情景。诗中首先写到秋高气爽,众人聚集一堂,带着酒去瞻仰顾先生的遗像,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诗人回忆起顾先生生前的风范,他一生致力于学问,谦逊有礼,如同书局中的良师益友。
接着,诗人描述了祠堂的环境,华美的屋檐庇护着僧侣,藻井装饰着神圣的图案,体现了对道德的崇尚和对顾先生精神的守护。诗人感叹祭祀活动的久违,感激张与何等人发起并创建了祠堂,使得顾先生得以被后人纪念。
在祭典上,十七人虔诚地行礼,祭酒身份的布衣长者主持仪式,气氛庄重而感人。诗人想象顾先生若在,定会拄杖而来,参与这感人的场景。他们诵读古文,追忆往昔,只有两位老者还记得顾先生的模样,他们的哀号与寒涛声交织,渲染出一种深沉而悲壮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追忆,展现了对故人的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知识与道德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