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是非不到耳,静坐薝卜丛全文

是非不到耳,静坐薝卜丛

出处:《念昔游四首 其四
宋 · 胡仲弓
昔游半山寺,木落山欲童。
秋高岚气旺,晓日出曈眬。
杖藜破莽苍,举步生清风。
登堂发一笑,绝倒临川公。
旧像人所祠,新法人所攻。
空使百年后,直笔诛奸雄。
不知老瞿昙,衲被和头蒙。
是非不到耳,静坐薝卜丛
自吹无空笛,圣处时一中。
我亦有发僧,误踏京尘红。
来此欲安禅,懒性学虚空。
入门被师喝,归去成匆匆。

注释

昔游:昔日的游览。
木落:树叶落下。
岚气:山间的雾气。
曈眬:黎明时分的朦胧光线。
杖藜:拄着藜杖。
莽苍:荒凉的原野。
绝倒:使人大笑或惊叹。
祠:祭祀。
新法:新时代的法律或观念。
直笔:公正无私的笔触。
衲被:僧人的衲衣。
薝卜丛:一种植物,象征静修之地。
圣处:圣洁之处。
京尘:京城的尘嚣。
安禅:佛教术语,指静心修行。
懒性:懒散的性格。
喝:呵斥,训斥。

翻译

昔日游历半山寺,落叶满目山如童。
秋高气爽岚气盛,晨曦微明照朦胧。
持杖穿林破苍茫,每一步都感清风。
步入堂内笑声发,令临川公惊奇无比。
旧时神像受人祭,新时代下遭批判。
百年之后空遗恨,直言不讳惩奸雄。
不识老僧瞿昙样,头裹衲被静坐禅。
是非纷扰耳边过,静坐于薝卜丛。
自吹无用空笛声,圣者之心常从容。
我也曾为僧人,误入京城红尘中。
本想来此安心禅,懒散性格难空灵。
入门即被师呵斥,匆匆离去无留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游览半山寺的回忆,通过描绘秋天山景的寥廓与清新,展现了自然之美。诗人拄杖穿行于苍茫之中,感受到清风拂面,登堂而笑,仿佛能理解并欣赏到临川公的豁达。然而,半山寺中的旧像引起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寺内新法与旧传统的冲突让他思考是非曲直。

诗人以佛教故事暗喻,提及老僧瞿昙的超脱,表示自己不愿卷入世俗的是非,选择在禅修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他自嘲曾误入尘世繁华,如今来到这里,试图静心修行,却被师者喝止,匆匆离去,反映出他对红尘俗务的厌倦和对简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流转,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超脱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