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遣墙阴接芝径,月晴应是费拖筇
出处:《寒堂梦松》
宋 · 张镃
堂成初喜豢髯龙,肯梦当年十八公。
宝树未穿烟际雪,钧天先听日边风。
成丹得所从春首,栖鹄无声过夜中。
谁遣墙阴接芝径,月晴应是费拖筇。
宝树未穿烟际雪,钧天先听日边风。
成丹得所从春首,栖鹄无声过夜中。
谁遣墙阴接芝径,月晴应是费拖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堂成:厅堂建成。髯龙:长须的龙,比喻珍贵的物品或理想的事物。
肯梦:能否梦见。
十八公:可能指过去的某位尊贵人物。
宝树:珍贵的树木,象征美好的事物。
烟际雪:云雾中的白雪,形容高远而洁净。
钧天:古代神话中天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极高的天空。
日边风:日出时的风,象征希望和新生。
成丹:炼制丹药,这里可能指修炼或成就。
春首:春天的开始。
栖鹄:归巢的鸿雁,象征宁静和平静。
墙阴:墙脚阴凉处。
芝径:长有灵芝的小路,象征高尚或隐逸的生活。
月晴:明亮的月夜。
拖筇:拄杖,表示行走缓慢或欣赏美景。
翻译
厅堂建成初时我欣喜地养着龙,是否能梦见那十八年前的景象。还未见宝树穿过云烟,如同雪覆盖,钧天之乐已先听到日边的风声。
炼丹成功自春天开始,夜晚静寂,只有归巢的鸿雁无声飞过。
是谁让墙角与芝草小径相连,月光明亮时,恐怕需要拄杖才能漫步其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现实中的自得其乐。开篇两句“堂成初喜豢髯龙,肯梦当年十八公”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学业或事业有所建树后的满足,以及对青春年华的怀念。那时的梦想与现在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宝树未穿烟际雪,钧天先听日边风”则写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宝树可能指的是珍贵的植物,它们尚未被世间的尘埃所蒙蔽,而是直接与高远的天空相通,听到太阳边缘传来的声音。这两句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
“成丹得所从春首”中的“成丹”可能指的是药物或道术中的丹丸,这里象征着诗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和获得。它与春天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相联系,表达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成长。
“栖鹄无声过夜中”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画面,白鹤在夜色中悄然飞过,没有任何声音,这是对夜晚的宁静和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谁遣墙阴接芝径,月晴应是费拖筇”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墙阴下生长着灵芝般神奇的草木,而在明朗的月夜,这一切都显得格外美好。这里的“费拖筇”可能是一种植物,或者是用来比喻诗人在宁静中寻找心灵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心境,以及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与现实中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