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门无营为,一味工寝饭
出处:《宿宣妙寺》
宋 · 释德洪
冲虎困顿归,投枕眠烂熳。
夜晴霜月苦,睡美不知旦。
日高披晓绿,万事付衰懒。
百年炊黍久,强半得忧患。
起临清浅流,白发不可拣。
此生终一壑,形胜已入眼。
明年定来归,茅屋并崖瞰。
掩门无营为,一味工寝饭。
夜晴霜月苦,睡美不知旦。
日高披晓绿,万事付衰懒。
百年炊黍久,强半得忧患。
起临清浅流,白发不可拣。
此生终一壑,形胜已入眼。
明年定来归,茅屋并崖瞰。
掩门无营为,一味工寝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宣妙寺的宁静与沉思。首句“冲虎困顿归,投枕眠烂熳”展现了一幅疲惫归来的画面,诗人卸下一天的劳顿,沉沉睡去。接着,“夜晴霜月苦,睡美不知旦”则通过夜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日高披晓绿,万事付衰懒”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生活的闲适与淡泊,即使面对繁杂的世界,他也能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选择逃避或放任。接下来的“百年炊黍久,强半得忧患”则透露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在漫长岁月中所经历的忧愁与苦难。
“起临清浅流,白发不可拣”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面对自然之美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此生终一壑,形胜已入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认为自己的一生最终将融入这壮丽的山水之中。
最后,“明年定来归,茅屋并崖瞰。掩门无营为,一味工寝饭”预示着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在山间建一间茅屋,远离尘嚣,过上宁静的生活,每天只需专注于休息、饮食和睡眠,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