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我与我期,自疑未必尔
出处:《访友久居山中将归阻雨》
明 · 曾曰唯
失意过友生,篮舆百馀里。
出门谓家人,十日之游耳。
生平耐作客,濡滞无远迩。
即我与我期,自疑未必尔。
往往订日归,不信于妻子。
果尔秋徂冬,牵挽方未已。
固云我好游,一半为地主。
一半恋山中,一半滞病里。
一半待梅花,一半阻风雨。
其始则乘兴,兴尽终复始。
谓近不当游,游孰过于此。
出门谓家人,十日之游耳。
生平耐作客,濡滞无远迩。
即我与我期,自疑未必尔。
往往订日归,不信于妻子。
果尔秋徂冬,牵挽方未已。
固云我好游,一半为地主。
一半恋山中,一半滞病里。
一半待梅花,一半阻风雨。
其始则乘兴,兴尽终复始。
谓近不当游,游孰过于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因故访友,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归家的复杂心情。诗中的“失意”、“篮舆”、“出游”等词,勾勒出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以及对自由旅行的向往。诗人提到自己平生喜欢作客,无论是远是近都愿意前往,这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即我与我期,自疑未必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自我怀疑,一方面期待着与友人的相聚,另一方面又担心计划无法实现。接着,“往往订日归,不信于妻子”,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考虑,以及在友情与家庭之间难以抉择的困境。
“果尔秋徂冬,牵挽方未已”,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即使到了秋冬季节,诗人仍被各种因素所牵绊,无法顺利回家。这种“牵挽”的感觉,既是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是对内心纠结状态的写照。
“固云我好游,一半为地主。一半恋山中,一半滞病里。”诗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游历之心,但同时也承认了其中的复杂性:一部分是因为对地主的尊重,一部分是因为对山中景色的喜爱,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身体的不适。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多样性的接纳和对自身状况的深刻理解。
“一半待梅花,一半阻风雨。”则以梅花和风雨为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现实困难之间的冲突。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风雨则代表了不可预知的挑战,两者并存,凸显了诗人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时的挣扎。
最后,“其始则乘兴,兴尽终复始。”总结了诗人整个旅程的心态变化,从最初的兴致勃勃到最终的回归平静,体现了他在面对人生起伏时的乐观态度和自我调适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