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山驿鸡啼竹,风送江程狖挂枝
出处:《送孙文博之云南省觐》
清 · 黄叔琳
此去行歌《陟岵》诗,短长亭外柳如丝。
雨过山驿鸡啼竹,风送江程狖挂枝。
花下迎亲依晓署,尊前忆弟梦春池。
可能裁得相思锦,六六红鳞寄莫迟。
雨过山驿鸡啼竹,风送江程狖挂枝。
花下迎亲依晓署,尊前忆弟梦春池。
可能裁得相思锦,六六红鳞寄莫迟。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叔琳为送别友人孙文博前往云南省省亲而作,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亲友的思念。首句“此去行歌《陟岵》诗”借用《诗经·魏风·陟岵》的意象,表达出孙文博远行的艰辛与诗人对他的牵挂。接下来的“短长亭外柳如丝”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以柳丝象征离愁,绵长不断。
“雨过山驿鸡啼竹,风送江程狖挂枝”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写出了旅途中的风雨变幻,以及孙文博在路途中的孤独感受。鸡鸣竹韵与江风中悬挂的猿啼,都寓含着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祝愿。
“花下迎亲依晓署,尊前忆弟梦春池”则转而回忆孙文博家中温馨的团聚画面,以及诗人自己在酒杯前对弟弟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伤感。
最后两句“可能裁得相思锦,六六红鳞寄莫迟”以“相思锦”比喻对孙文博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尽快收到这封满载思念的书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殷切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行程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