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祇有衣冠逢运泰,更无书剑赴时艰全文

祇有衣冠逢运泰,更无书剑赴时艰

出处:《秋兴和郑希大
明 · 黄衷
庾公文誉满江关,每向清秋帐未还。
祇有衣冠逢运泰,更无书剑赴时艰
青山隐约家方远,白鸟夷犹水与闲。
去住多岐终自定,龙门何必苦追攀。

鉴赏

此诗《秋兴和郑希大(其九)》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描绘了一位名闻遐迩的庾公在秋日里的情怀与思考。诗中以“庾公”为引子,展现了一位饱经风霜、文誉满天下的士人形象。首句“庾公文誉满江关”,开篇即点出人物的崇高地位与广泛影响力,暗示其在文坛上的卓越成就。

接着,“每向清秋帐未还”一句,通过描绘庾公在清秋时节仍不归家的情景,展现了其对事业的执着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富有层次。

“祇有衣冠逢运泰,更无书剑赴时艰”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庾公在顺境中的从容与在逆境中的坚韧。他以衣冠象征身份与地位,以书剑代表学问与勇气,表达了无论是在太平盛世还是艰难时刻,他都能保持自我,不为外物所动的决心。

“青山隐约家方远,白鸟夷犹水与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青山与白鸟,既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致,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家的遥远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去住多岐终自定,龙门何必苦追攀”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龙门”这一传统意象,比喻人生道路上的高峰与挑战,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他强调的是,无论前路如何曲折,最终的选择应出自本心,无需过分追求外在的荣誉或成就。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是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向往。

综上所述,《秋兴和郑希大(其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个人在面对人生抉择时的内心世界与价值取向,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