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还应格七旬,徒从事后感时新
出处:《虏儆已息偕尔韬书怀寄广昌令宋尔孚》
明 · 郭之奇
天道还应格七旬,徒从事后感时新。
我无竹马酬儿辈,君有梅花付邑人。
长铗歌鱼空太息,角巾折雨倍逡巡。
谁能郁郁终居此,此意惟堪向尔申。
我无竹马酬儿辈,君有梅花付邑人。
长铗歌鱼空太息,角巾折雨倍逡巡。
谁能郁郁终居此,此意惟堪向尔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虏儆已息偕尔韬书怀寄广昌令宋尔孚》。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联“天道还应格七旬,徒从事后感时新”,诗人以天道轮回为喻,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更迭,尽管人们在事后感慨,但时间不会停留,暗示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感慨。
颔联“我无竹马酬儿辈,君有梅花付邑人”,诗人自谦自己无法像儿辈那样以竹马游戏来表达欢愉,而对方则以梅花作为礼物赠予邑人,这里通过对比,既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理解。
颈联“长铗歌鱼空太息,角巾折雨倍逡巡”,“长铗”原指古代的一种剑,这里借指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叹息,面对生活的艰辛与不公,只能默默哀叹。“角巾折雨”则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雨中的情景,倍感犹豫与迟疑,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谁能郁郁终居此,此意惟堪向尔申”,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不愿长久处于这种压抑、忧郁的状态之中,希望与友人分享这份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共鸣。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时间和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