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尾森森拂画檐,久留雕辇阅牙签
出处:《答李光丞》
宋 · 杨亿
豹尾森森拂画檐,久留雕辇阅牙签。
字分三豕惭该博,馔费双鸡愧属厌。
滥迹搢绅同北枳,草仪封禅待南鹣。
相门兰玉裁新句,只恐京城纸价添。
字分三豕惭该博,馔费双鸡愧属厌。
滥迹搢绅同北枳,草仪封禅待南鹣。
相门兰玉裁新句,只恐京城纸价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豹尾:比喻人的才华出众或权势显赫。雕辇:装饰华丽的车子,古代帝王乘坐。
牙签:古代用来夹书的细长竹签,代指珍贵的书籍。
三豕:古汉字‘豲’字形似三头猪,形容字写得不规范。
滥迹:泛滥的足迹,比喻人迹过多,显得杂乱。
搢绅:古代官员束在衣带上的笏板,借指士大夫阶层。
北枳:比喻不受重视的人,源自《左传》中北国之枳不如南国之橘。
南鹣:南方的鹣鸟,象征吉祥和卓越,此处指杰出人才。
兰玉:比喻优秀子弟,出自《诗经·小雅·采绿》。
京城纸价:比喻文坛或舆论界的反响,暗示作品受欢迎可能带来纸张需求增加。
翻译
豹尾摇曳扫过画梁,长时间停留观赏珍贵的书籍。书法技艺精湛,却因字形似猪而自感学识不足,享用丰盛宴席又深感愧疚。
平庸之人在士大夫阶层如北枳般不受重视,期待着能有南鹣般的杰出人物参与封禅大典。
出身名门的才子创作新的诗句,只怕这京城纸价因此而上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从其内容和风格来看,体现了诗人在某种场合下的感慨与自嘲。诗中的意象丰富,笔触细腻,透露出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才艺的自谦。
"豹尾森森拂画檐"一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古代书卷的装饰和保存方式,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藏书之丰富和个人品味。"久留雕辇阅牙签"则表明诗人对书籍的珍视与细心阅读,每个字都要反复推敲。
接下来的"字分三豕惭该博,馔费双鸡愧属厌",通过古代牲畜的贡品来比喻自己的文字功夫不够,自谦之意浓烈。"滥迹搢绅同北枳,草仪封禅待南鹣"则描绘出诗人在书房中勤奋学习、追求学问的景象。
最后两句"相门兰玉裁新句,只恐京城纸价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物价上涨(以纸张为例)的担忧,暗示着经济的压力和生活的不易。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谦逊的态度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