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北楼台近,城南车马还
出处:《赋得鼎门送卢耿赴任》
唐 · 韦应物
名因定鼎地,门对凿龙山。
水北楼台近,城南车马还。
稍开芳野静,欲掩暮钟闲。
去此无嗟屈,前贤尚抱关。
水北楼台近,城南车马还。
稍开芳野静,欲掩暮钟闲。
去此无嗟屈,前贤尚抱关。
注释
名:名声。定鼎地:指建立政权的地方,这里指都城。
凿龙山:指山名,也可能寓指帝王的陵墓。
水北:水的北岸。
楼台:泛指建筑群。
城南:城市的南边。
车马还:车马回流,表示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
稍开:渐渐打开或显现。
芳野:郊外的田野,意指宁静的自然环境。
暮钟闲:傍晚的钟声,常用来形容寺庙的宁静。
去此:离开这里。
无嗟屈:没有怨言或不感到委屈。
前贤:前代的贤人。
尚抱关:尚且有闭门不出,隐居修行的行为。
翻译
名声因建都之地而确立,门前正对着龙山。水北的楼台离得近,城南的车马往来频繁。
渐渐开启郊外的宁静,想要掩闭傍晚的钟声闲适。
离开这里不必感叹委屈,前贤尚且有闭门不出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宁静与淡定。"名因定鼎地,门对凿龙山"表明了一个固定的地方和面向雄伟的龙山,显示出一种稳重与壮观相结合的意境。接下来的"水北楼台近,城南车马还"则是描绘了一种忙碌与动静结合的景象,水边的楼台给人以宁静感受,而城南的车马声响则透露出一丝离别的急促。
诗中"稍开芳野静,欲掩暮钟闲"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希望在这忙碌与静谧交织的环境中寻求片刻的宁静和心灵的释放。最后两句"去此无嗟屈,前贤尚抱关"则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不舍,以及对于未来道路上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情致,是一首融合了景观描绘与心境表达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