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尽弦僵叹此城,街南寒柝不成声
出处:《雪夜过剧园已辍唱归涂口占》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蜡尽弦僵叹此城,街南寒柝不成声。
吾才乃与天争道,风雪驮车逆北行。
吾才乃与天争道,风雪驮车逆北行。
注释
蜡尽:蜡烛烧完。弦僵:琴弦冻硬。
叹:感叹。
此城:这座城。
寒柝:寒冷的梆子声。
不成声:声音微弱。
吾才:我的才能。
乃:竟然。
与天争道:与天命抗争。
风雪:风雪交加。
驮车:拉着车。
逆北行:向北行进,逆风雪而行。
翻译
蜡烛燃尽,琴弦已僵,感叹此城的凄凉,街南传来寒夜的梆子声,却已无力回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夜晚景象。"蜡尽弦僵叹此城",蜡烛燃烧殆尽,琴弦因寒而失去弹奏时的声音,这是对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一个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街南寒柝不成声",街上的木柝(古代用来击打以报时辰的工具)因过于寒冷而发不出声音,这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感。
"吾才乃与天争道"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坚持,即便是在这样一个寂静甚至有些压抑的环境中,他也要展现自己的才华,与天斗胜,比喻他的志向和抱负不受外界影响,坚定如一。
最后"风雪驮车逆北行"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尽管外面是狂风骤雪,但他依然选择逆行,这里的“逆北行”象征着诗人的不屈不挠和坚持自我,即使是在最为恶劣的环境中,也要前进,不退缩。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清醒而又强大的精神状态。诗人在极端的情境下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坚持,这种精神力量令人敬佩,也是诗歌美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