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渤海称龚遂,几度舆情得寇恂
出处:《寿戴怡涛太守》
明 · 释今无
喜见枌榆此日春,笳吹动地羽书频。
千秋渤海称龚遂,几度舆情得寇恂。
仙石洞中留日月,蓬山岛外隔风尘。
旷怀体用能兼备,一斛流霞满酒樽。
千秋渤海称龚遂,几度舆情得寇恂。
仙石洞中留日月,蓬山岛外隔风尘。
旷怀体用能兼备,一斛流霞满酒樽。
鉴赏
这首诗以“寿戴怡涛太守”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与自然意象,展现了对寿宴主人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
首联“喜见枌榆此日春,笳吹动地羽书频”,以“枌榆”象征春天的到来,暗示寿宴的喜庆气氛。笳声与羽书的频繁使用,不仅渲染了热闹的场面,也暗含了对寿主功绩的颂扬,如同古代战争中的号角与战报,传递着胜利与荣耀的信息。
颔联“千秋渤海称龚遂,几度舆情得寇恂”,通过引用历史人物龚遂和寇恂的事迹,表达了对寿主品德与能力的高度评价。龚遂以治理渤海而闻名,寇恂则以其深得民心著称,这两句诗巧妙地将寿主与古代贤臣相提并论,赞美其在任上的卓越表现与深受爱戴的声誉。
颈联“仙石洞中留日月,蓬山岛外隔风尘”,运用了仙人居住的石洞与远离尘世的蓬莱岛的意象,寓意寿主如同仙人一般超凡脱俗,其德行与智慧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永垂不朽。同时,这也表达了对寿主远离世俗纷扰、享受宁静生活的美好祝愿。
尾联“旷怀体用能兼备,一斛流霞满酒樽”,总结了前文的赞誉,强调寿主不仅拥有广阔的胸怀与全面的能力,还能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享受生活。一斛流霞满酒樽,既是对宴会盛况的描绘,也是对寿主生活品质的赞美,预示着未来的生活如同美酒般醇厚甜美。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和自然意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对寿主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