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
出处:《寓居六咏 其四》
宋 · 苏辙
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
旋叠封根石,能开著子花。
扶持物遂性,缀缉我成家。
故国田园少,何须恨海涯。
旋叠封根石,能开著子花。
扶持物遂性,缀缉我成家。
故国田园少,何须恨海涯。
注释
弱榴:形容石榴娇嫩。掩冉:生长缓慢、不显眼。
插竹:用竹枝支撑。
强支叉:勉强支撑。
旋叠:迅速堆积。
封根石:石头围根。
著子花:开花结果。
扶持:顺应和帮助生长。
物遂性:事物顺其本性。
缀缉:连结、装饰。
故国:故乡。
田园少:田园稀少。
恨海涯:对远方的遗憾。
翻译
娇嫩的石榴生长缓慢,竹枝勉强支撑着它。快速堆叠石头围住根部,石榴花儿竟也能绽放。
它顺应自然生长,连结我家成为一处风景。
故乡的田园虽少,何必对遥远的海边感到遗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寓居六咏(其四)》。诗人以榴花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形象地写出榴树虽弱小但顽强生长,借助竹枝支撑的情景,展现了生命力的坚韧。"旋叠封根石,能开著子花",进一步描述了榴树扎根于石缝中,依然开花结实的景象,寓意着在艰难环境中也能自力更生。
"扶持物遂性,缀缉我成家",表达了诗人对榴树的欣赏和感慨,认为它不仅顺应自然,也给他的居所带来生机,仿佛在陪伴他度过时光。最后两句"故国田园少,何须恨海涯"则借榴花之景抒发情感,虽然远离故乡,但眼前的景色也能让他感到家的温馨,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但并无过多的哀怨,显得豁达开朗。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物,富有哲理,展现了苏辙的诗才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