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是非固不同,等欲示其渐全文

是非固不同,等欲示其渐

出处:《九锡庵
宋 · 李之仪
强臣欲窃命,九锡乃所僭。
奈何得道人,亦复有此念。
是非固不同,等欲示其渐
石地凿龙趺,穹载极该赡。
漫灭半可读,以足表龟监。
名存物何在,遗制不少欠。
帝意岂无谓,人事徒妄占。
何适非偶然,随遇始弛担。

鉴赏

这首诗《九锡庵》由宋代诗人李之仪创作,通过对九锡庵的描绘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权力、道德以及历史遗迹的深刻洞察。

首句“强臣欲窃命,九锡乃所僭”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强权者试图篡夺君主之位,使用九锡礼节作为手段,暗示了权力的滥用和道德的沦丧。接下来,“奈何得道人,亦复有此念”表达了对即使是得道之人也难以摆脱权力欲望的感慨,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是非固不同,等欲示其渐”指出是非虽有界限,但人们追求权力的欲望却逐渐侵蚀着道德底线。接着,“石地凿龙趺,穹载极该赡”描绘了九锡庵的建筑特色,通过龙趺(龙形石座)和穹顶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雄伟与精致。

“漫灭半可读,以足表龟监”则通过描述九锡庵中残存的铭文,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教训,提醒后人铭记过去的经验。而“名存物何在,遗制不少欠”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现状的忧虑,指出虽然名称还在,但实物已不复存在,留下了不少遗憾。

最后,“帝意岂无谓,人事徒妄占”表达了对帝王意图的反思,认为帝王并非没有深意,但人们往往徒劳地争夺权力。诗人以“何适非偶然,随遇始弛担”结束,意味着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顺应自然,放下执念,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九锡庵这一特定场景,探讨了权力、道德、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