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同游不尽兴,况逢秋色含别情
出处:《同孙侍中王李二直指游北高峰次灵隐寺壁韵》
明 · 温纯
蜡屐登临结侣行,高峰胜处还再更。
万木扶疏欲填壑,群山迤逦如环城。
当檐月到徙松影,隔岭风来闻潮声。
秉烛同游不尽兴,况逢秋色含别情。
万木扶疏欲填壑,群山迤逦如环城。
当檐月到徙松影,隔岭风来闻潮声。
秉烛同游不尽兴,况逢秋色含别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攀登北高峰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蜡屐登临结侣行”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登山的过程,蜡屐是古代登山时穿的一种鞋,结侣则强调了与朋友同行的乐趣。接下来的“高峰胜处还再更”,表达了对山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不止的精神。
“万木扶疏欲填壑,群山迤逦如环城”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茂密的树林比作要填满山谷的枝叶,将连绵的山脉比作环绕城市的城墙,形象地描绘了山林的壮观和连绵不绝的景象。
“当檐月到徙松影,隔岭风来闻潮声”则进一步展示了夜晚登山的独特体验。月光洒在松树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在轻轻移动;隔着山岭,风吹过,似乎能听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秉烛同游不尽兴,况逢秋色含别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夜幕下继续游玩的愉悦心情,以及面对即将分别时的复杂情感。秉烛夜游,不仅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暗示了离别的伤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登山的乐趣、自然的壮美以及友情与别离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