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虽屡捷,黄榜未沾恩
出处:《叶路分居思堂二首 其二》
宋 · 叶适
苦说诸梁后,簪缨富远孙。
白袍虽屡捷,黄榜未沾恩。
淡沱磨冰砚,萧条倚帐门。
嗟余忝宗末,老病不堪论。
白袍虽屡捷,黄榜未沾恩。
淡沱磨冰砚,萧条倚帐门。
嗟余忝宗末,老病不堪论。
注释
苦说:尽力劝说,表达敬意或期望。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象征贵族地位。
黄榜: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又称金榜。
淡沱:形容水势平缓,这里比喻墨汁稀薄。
倚帐门:孤独地倚靠在书斋门口,形容落寞。
忝宗末:谦辞,表示自己是家族中的末流。
不堪论:无法再说,形容身体状况极差。
翻译
努力劝说梁氏后裔,他们是贵族远孙繁多。虽然多次穿着白袍取得胜利,但科举名榜上还未得到恩赐。
研磨着淡泊如沱的冰砚,独自一人在冷清的书斋中。
感叹我身为家族末流,年老多病,难以再言壮志。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亲人分离之苦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与无奈心理。
“苦说诸梁后,簪缨富远孙。”此句中,“诸梁”指的是家中的椽木,而“簪缨”则是古代妇女用以束发的饰物。这里通过对家中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眷恋和不舍。
“白袍虽屡捷,黄榜未沾恩。”这两句表明尽管外界的消息传来传去(白袍),但个人的命运并没有因此改变(黄榜)。这里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大环境中的无力感和对命运的无奈。
“淡沱磨冰砚,萧条倚帐门。”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淡水磨石成砚,萧瑟的风吹动帷幕,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凄清。
“嗟余忝宗末,老病不堪论。”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身处家族末流、年迈多病状态的哀叹。诗人的自我反思和无力感在这里达到了顶点。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现了对亲情的渴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