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但有千秋在,何烦世眼看全文

但有千秋在,何烦世眼看

明 · 王世贞
怜生初负笈,业已厌儒冠。
莫谓成风易,须知和雪难。
一吟头可白,九转灶方丹。
但有千秋在,何烦世眼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友人黄生季文论诗时的赠言,充满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见解与对朋友的深切关怀。

首联“怜生初负笈,业已厌儒冠”,诗人以同情的口吻描述了黄生初涉书海,满载书籍,却已对传统的儒家学说感到厌倦。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黄生追求个性解放的赞赏,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束缚的批判。

颔联“莫谓成风易,须知和雪难”,进一步阐述了文学创作的不易。诗人提醒黄生,改变社会风气或许容易,但要融入其中,与之和谐共处则极为困难。这不仅是对黄生个人创作之路的告诫,也是对当时文坛现状的反思。

颈联“一吟头可白,九转灶方丹”,形象地描绘了文学创作的艰辛与漫长过程。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了黄生为了创作,可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与时间,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头发变白。同时,“九转灶方丹”又暗示了创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反复修改与打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尾联“但有千秋在,何烦世眼看”,诗人鼓励黄生,不必过于在意世俗的眼光,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作品能够流传千年。这句话既是对黄生的鼓励,也是对所有追求艺术真谛者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黄生个人经历的描绘,以及对文学创作本质的探讨,展现了王世贞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