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芜没兵戈后,凭向溪南买一山
出处:《访别韦隐居不值》
唐 · 许浑
犬吠双岩碧树间,主人朝出半开关。
汤师阁上留诗别,杜叟桥边载酒还。
栎坞炭烟晴过岭,蓼村渔火夜移湾。
故乡芜没兵戈后,凭向溪南买一山。
汤师阁上留诗别,杜叟桥边载酒还。
栎坞炭烟晴过岭,蓼村渔火夜移湾。
故乡芜没兵戈后,凭向溪南买一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犬吠:狗叫声。岩:岩石。
碧树:绿色的树木。
朝出:早晨出门。
半开:半掩着。
汤师阁:某个地方的阁楼。
诗别:留下诗篇告别。
杜叟桥:另一处地名,可能指人。
载酒还:带着酒回来。
栎坞:栎木林。
炭烟:烧炭产生的烟雾。
晴过岭:晴天越过山岭。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芜没:荒废,荒芜。
兵戈:战争。
买一山:购买一座山。
翻译
狗在青翠的岩石和树林间叫唤,主人早晨出门只开了半扇门。在汤师阁上留下诗篇告别,杜叟桥边带着酒意归来。
晴朗的日子,栎木林中的炭火烟雾越过山岭,夜晚,蓼村的渔船灯火在水湾中移动。
战乱后的故乡一片荒芜,我只能靠着溪流南岸,希望能买下一座山以作归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村景象,主人公在这里与友人告别。开篇“犬吠双岩碧树间,主人朝出半开关”写出了主人公居住的环境,是一片被青石和碧绿树木环绕的地方,而主人公在清晨时分出门,一扇大门轻轻打开,透露出内心的不舍。
接着“汤师阁上留诗别,杜叟桥边载酒还”表达了与朋友汤师和杜叟分别时的情景。汤师在阁楼上留下诗篇作为告别,而主人公则在杜叟桥边携带着酒返回,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栎坞炭烟晴过岭,蓼村渔火夜移湾”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稍显荒凉的情境。栎坞是山名,炭烟在晴朗天气中飘散,表达出一种淡远的意境;晚上,主人公则在蓼村的渔火旁边移动船只到湾里,显示了一种隐逸生活。
“故乡芜没兵戈后,凭向溪南买一山”透露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在战乱之后,家乡变得荒凉,诗人希望能够凭靠在溪水之南,购买一座山,以此作为自己的避世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隐逸生活的珍重,以及对和平安宁环境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