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城破相公亡,矢石既绝参犹张
出处:《虔州死节歌》
清 · 钱澄之
虔州城破相公亡,矢石既绝参犹张。
跃马夺门锋莫当,回鞭赴水何慨慷!太宰清忠海内望,投缳仓卒正冠裳!司马有志不得将,出城欲去中彷徨,翻然裹帻殉封疆。
彭公靖节意久藏,匕首毒药左右防,郁孤台上此志偿。
御史一死扶纲常,从容绝命圣人堂。
别驾潇洒酒中狂,临危不屈项果强。
虬髯铁面周职方,嚼齿骂贼肉飞扬。
卢君里居须眉苍,倚杖妻儿次第僵,终焉清冷完幽芳!
跃马夺门锋莫当,回鞭赴水何慨慷!太宰清忠海内望,投缳仓卒正冠裳!司马有志不得将,出城欲去中彷徨,翻然裹帻殉封疆。
彭公靖节意久藏,匕首毒药左右防,郁孤台上此志偿。
御史一死扶纲常,从容绝命圣人堂。
别驾潇洒酒中狂,临危不屈项果强。
虬髯铁面周职方,嚼齿骂贼肉飞扬。
卢君里居须眉苍,倚杖妻儿次第僵,终焉清冷完幽芳!
鉴赏
这首《虔州死节歌》由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描绘了在虔州城破之时,众多官员和士人为了坚守气节,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面对逆境时的英勇与忠诚。
首先,诗中描述了虔州城陷落,官员们在矢石俱尽的情况下仍保持高昂的斗志,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跃马夺门、回鞭赴水的壮举,以及太宰在紧急关头依然整理衣冠,显示出他们在生死存亡之际对礼仪的尊重和对国家的忠诚。
接着,诗中提到司马虽有远大抱负却无法实现,最终选择出城,但在即将离开时内心彷徨,最后决定以身殉国。彭公则长期怀揣着为国捐躯的决心,时刻警惕身边可能的威胁,直至在郁孤台上实现了他的志向。
御史为维护纲常,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绝命,从容不迫地在圣人堂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别驾则以洒脱的姿态面对死亡,在危难之中不屈服,项果坚强。虬髯铁面的周职方,面对敌人毫不畏惧,咬牙切齿地痛骂贼寇,表现出极高的勇气和仇恨。卢君虽然在家中的生活平静,但面对国难,他选择与家人一同坚守,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强烈的情感,刻画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展现了清代士人在国家危难面前的英勇牺牲精神和高尚人格,是后世了解那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重要文献。